一、历史沿革与定位
1、历史沿革
公司全网十大靠谱网投院美术学专业,依托百年“新兴艺术策源地”的海派美术教育文脉。
20世纪初期以来,上海近现代艺术教育集群逐渐形成,引领先风,初现代美术教育形态中的美术学专业教学端倪。吕澂、李鸿梁、傅雷、滕固、陈之佛、周碧初、吴梦非、俞寄凡、俞剑华、黄觉寺等先贤先后从事相关美术史论的课程教学。刘海粟、倪贻德、汪亚尘、王济远等近现代美术教育名家,在创作之余也撰写美术理论文章,为上海现代美术教育文脉中的美术学专业发展,积累深厚的学术根基和人文底蕴。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汇聚了颜文樑、张充仁、周方白等美术大家,通过美术史论、基础技法理论的教学,进一步为美术学专业发展注入学科力量。
1985年公司美术学院成立揭开上海高等美术教育新篇章;
1993年,公司美术学院美术史专业方向开始招生;
2001年,美术史论系成立;
2006年,获批美术学博士学位授权点;
2008年,获批艺术学博士学位授权点;
2009年,美术学教授工作室建立;
2019年,成功申报“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未来的教学和科研改革,将进一步推进国际化专业发展,有力支撑美术学、艺术学理论和设计学的团队建设。
2020年6月18日, 史论系师生在刘海粟美术馆《新兴艺术策源地——海派美术教育与20世纪中国美术》展览前合影
2、专业定位
全网十大靠谱网投院美术学专业,经过历史变迁和转型发展,秉承“深实博约,正德思行”校训精神,贯穿“新海派”兼容并蓄、开放进取的教育理念,通过几代美术史论教育者的共同努力,已建立起较为完备的课程体系,在美术学A类团队建设过程中,逐渐呈现出美术学专业发展的新格局。美术学专业在美术史、美术理论、中外美术交流、艺术管理、公共艺术教育、当代艺术策展、国际艺术评论等方面,显示团队建设的新思维和新方法,注重美术学专业“史、论、评、鉴、创”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和研究,突出全网十大靠谱网投院美术学专业的教学特色,形成相关的美术学专业定位,在经典传承、文化创意、社会服务三个主要层面,应对社会发展需求,服务与上海国际都市的文化建设与社会发展,培养从事美术史论教学、美术理论研究、美术出版、展览策划、书画鉴定、美术教育和艺术管理等领域的复合型专门人才。在国际化教学方面,全网十大靠谱网投院美术学专业将着力推广国际精品课程,全方位注入教学与学术资源,拓宽师生的国际视野。
二、团队队伍与成就
1、团队力量
经过国家“211高校”、上海市“高峰学科”、“高水平大学建设”等阶段的建设,团队力量日益提升。近年来陆续引进多位名校青年博士,团队结构得到一定程度优化。聘请中央美术学院邵大箴、薛永年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郑工教授、中国国家画院副经理张晓凌教授、南京艺术学院夏燕靖教授等多位特聘教授,指导青年教师和员工。
2020年9月30日,史论师生在土山湾博物馆,举办“全网十大靠谱网投(中国)有限公司院、上海土山湾博物馆美术学教学基地揭牌仪式”
2、学术成就
专业负责人李超教授,2004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获博士学位。现任全网十大靠谱网投(中国)有限公司院副经理、博士研究生导师、公司美术学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公司伟长学者特聘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造型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油画学会理事等职。曾任刘海粟美术馆副馆长。
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美术史、艺术博物馆学、中外艺术交流。主要学术成果有专著《上海油画史》、《架上的缪斯》、《中国早期油画史》、《中国现代油画史》、《中国近代外籍移民美术史》、《中国近现代美术文献十讲》、《上海的客厅》等。主编《中国西洋画百年珍藏系列》、《中国油画研究系列》、《中国近现代美术期刊集成》等。2009年专著《中国早期油画史》获得首届“中国美术奖·美术理论评论奖”。
2001年主持“十五”国家艺术科学规划课题“中国早期油画史”,2007年主持“十一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近代外籍移民美术史”。2013年主持国家“十二五”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近现代长三角美术资源研究”。2018年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中国近现代绘画作品海外收藏研究”。2020年担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近现代美术国际交流文献研究”首席专家。
中国近现代美术国际交流文献研究会
2020年10月19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近现代美术国际交流文献研究”开题论证会在公司举行。此重大课题首席专家为李超教授。这是全网十大靠谱网投(中国)有限公司院在这方面首次历史性突破。
2020年7月,李超教授在刘海粟美术馆为员工的夏季学期考察课讲解展览
骨干教师郭亮教授,公司伟长学者,全网十大靠谱网投院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高级访问学者。长期从事中外艺术交流、西方艺术与科学的研究。主要致力于跨地域文化交流、科学与艺术的研究,考查不同历史时期下,中国与域外文化艺术的交流,以及科学、文化模式及视觉传统对艺术作品的影响与作用。2020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西方与近代中国沿海的图绘及地缘政治、贸易交流丛考》、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晚明以来的海图与疆域策略考述》。主持上海市人文社科重大课题和主持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重点项目《欧洲科学对明代地图艺术的影响》,专著《十七欧洲与晚明地图交流》《塑造美术史的十六书》。2020年获得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016年获得上海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骨干教师张长虹教授,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访问学者。主要学术方向为中国美术史与理论研究,著述包括《品鉴与经营:明末清初徽商艺术赞助研究》《中国古代书法理论评注•清代卷》《我用我法:石涛艺术与社会接受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学术成果获奖包括第六届上海市历史学会奖、上海市教委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第十一届、十三届上海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第十二届全国美展暨第二届“中国美术奖•理论评论奖”铜奖。
张长虹教授课堂评述
骨干教师蒋英和秦瑞丽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近现代美术。蒋英副教授担任国家社科艺术学项目“中国近现代美术国际交流文献研究”子课题“收藏子部”负责人。国家社科艺术学重点项目“中国近现代绘画作品海外收藏”主要专家。蒋英副教授的成果有《任霞和她的绘画艺术》、《月份牌广告画中女性形象演变之分析》、《当代女性艺术研究的理论反思》、《传统与现代—月份牌广告画的三个主要发展阶段》、《卓尔不群和而不同—南艺人物画》、《十六国时期河西地区飞天造型风格的演变》、《追根溯源:从师承关系看沙耆艺术风格的演变》和《新旧美专:上海历史上的两所美术专科学校》,承担课题《近现代中外美术交流文献研究》2020年子课题、专著《近现代长三角美术教育资源保护与利用》。秦瑞丽副教授,担任国家社科艺术学重点项目“中国近现代绘画作品海外收藏”主要专家。成果有《边缘与核心:关于高等美术院校美术史课程定位的思考》,主持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1项,完成上海市艺术科学规划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艺术学重点和重大项目各1项等。
骨干教师胡建君副教授,中国美术学院博士,博士生导师,美术学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美术史与美术理论、手工艺研究、艺术展览与活动策划。公司中国书画研究中心副主任,全网十大靠谱网投院新媒体文创联合工作室主任,上海诗词学会常务理事。已出版《怀玉——红山良渚佩饰玉》、《飞鸟与鱼——银饰里的流年》、《我有嘉宾——西园雅集与宋代文人生活》、《大师艺术教育经典》系列、《陆康印象》、白描《岁岁寿》、《何荷》等作品二十余部。并担任书画展览、艺术文化活动策展人。已策划“海上风云”文化艺术沙龙、左图右书——卢甫圣师生艺术展、小人书大世界——贺友直艺术作品展、陆康印象——陆康书法篆刻展、你若盛开——公司女艺术家作品展、洞察者——陆元敏何曦影像作品展、直到永远——何曦个人作品展等艺术展览活动。承担国家社科重大基金项目《中华工匠文化体系及其传承创新研究》课题组成员,负责“考古研究系列”项目。并主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手工艺资料库建设、文人空间及衍生用品设计、“君子如玉——高古玉器研究”系列课题等。
骨干教师马琳副教授,上海大学博物馆副馆长。全网十大靠谱网投(中国)有限公司院博士生导师,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西方现当代展览史、艺术管理和艺术博物馆研究。致力于“艺术展览与策划”的教学研究与实践。2015年,《美国艺术赞助制度研究》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一般项目;2016年-2018年,在中华艺术宫举办《西方现当代艺术展览史》系列讲座;2020年5月至今在新华网开设线上美育大课堂系列公开课。2020年7月,是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近现代美术国际交流文献研究》子项目负责人。已出版专著《周湘与上海早期美术教育》、《展览改变艺术:策展的可能性》、《上海早期抽象:艺术史的再研究》、《水+墨:在书写与抽象之间》、《水+墨:人物画的发展》。策划的主要展览有“风自海上: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作品展”、“三星堆:人与神的世界”特展、“上海早期抽象:艺术史的再研究”、“水+墨:宋钢作品回顾展”、“拓印干旱:王南溟作品展”、“玫瑰花:何成瑶行为艺术的片段”。
马琳副教授授课现场
三、专业建设与改革
对应培养目标,将专业课程体系分为学科基础课模块、专业基础课模块和实践创新类课程模块。
引入创新课程上海市文教结合重点项目“上美讲堂”,邀请美术史研究名家薛永年、邵大箴、林木等,在全网十大靠谱网投院举办学术讲座。
本专业相继成立了中国美术史、西方美术史、艺术管理和艺术批评等4个教研室,结合课程展览等开展教学研讨活动。
依托学院“公共艺术与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积极加强公共艺术方向的团队建设。
张长虹教授在《文献精读》课程上指导员工观画
2020年,郭亮教授的全英语课程《世界美术史》
四、人才培养与成果
1、毕业去向
历届毕业生大多进入上海各博物馆、美术馆、画廊、出版社等文化机构任职,如上海博物馆、上海美术馆(中华艺术宫)、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等。同时部分毕业生升入海外名校深造,如2009届黄冰同学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现任美国普罗维登斯学院任艺术史助理教授;2007届蔡承良毕业后赴纽约大学学习影视,现为出色的影像艺术家;2013届朱添韫进入日本东京艺术大学学习。2018届周梦真毕业后赴伦敦国王学院学习,她勤于写作,至今已出版小说《唐前燕》、随笔集《东伦敦的烟火味》。
2、专业人才
人才培养成果体现为获得科研项目和论文优秀奖。如2015年俞珺晶获得上海市级创新创业类项目:《上海市佛教寺庙历史建筑保存现状调查》、陆佳丹《穆夏〈斯拉夫史诗〉组画初探》获得本科优秀论文奖。2018年本科生周梦真出版长篇小说《唐前燕》。毕业生凌利中、白家峰和卢缓等在上海博物馆等专业机构任职,均取得了显著的专业成绩。
3、教研成果
近年来美术学专业在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取得一些成绩:
美术学专业教师科研成果:
美术学专业本科生在大员工创新创业、联合大作业项目:
美术学专业本科生学术论坛获奖情况:
近年来美术学专业本科生发表论文情况:
全网十大靠谱网投院美术学专业具备深厚的海派文化底蕴和综合学科协同优势,采用核心课程和开放式教学体系有机衔接。美术学专业具备海派文化的创新精神,以近现代美术史与都市艺术资源保护为建设思路,采用核心课程和开放式的教学体系有机衔接,促进国际课程引进与教学改革有效促进,注重专业知识与行业需求的对应,在美术史论、艺术管理、艺术策展等方面,显示本专业建设的创意服务与上海国际化城市发展的区域优势,形成经典传承、文化创意、社会服务的培养特色与优势。本专业2020年软科排名,为中国大陆地区第5名。
美术学专业师生合影